Mikko的笔记:如何在美债收益率问题上搞垮(包括我在内的)研究者
Mikko
原创文章
2021/03/22

最近美债收益率的问题变得非常火热,不仅仅吸引了交易者和研究者的注意,连财经爽文作家都要来插一手,这几天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“吃了监管”。

笔者在上一轮联储的宽松-紧缩周期末端的时候也开始探入美债收益率的问题,入手点即大家耳熟能详的“格林斯潘之谜”,因为当时各国的长期利率都已经非常之低了。这种现象吸引了很多央行官员以及学者的注意。

也就是在那个时候,我把长期利率分析的许多行话都给学会了。

本轮美债收益率上行,这些行话又冒了出来,今天我就回顾一下上一轮宽紧周期中我是怎么被所谓的理论击溃的,希望读者可以引以为戒,不要被研究者搞糊涂了,也不要以为市场真的是按照研究者的修辞运行的。

请付费会员登录后阅读完整内容
登录后添加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