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黑金重铸】新兴市场经济体汇率和货币政策框架
政昊
原创文章
2021/06/11

本文由智堡编译,原文为公开版权,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智堡的立场和观点,译文仅供教育及学术交流目的使用。

智堡现已支持付费会员补差升级为元会员,所有黑金重铸文,可在本专题内浏览。

原文标题:Exchange rates and monetary policy frameworks in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;作者为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Agustín Carstens;发表日期:2019年5月2日;原文链接

编译:钟政昊

导语

长期以来,新兴市场央行对本币汇率的干预通常被视为“操纵汇率”,以谋求在国际贸易竞争中的优势地位。然而,国际清算银行高层近年来提出,新兴市场在实践方面已领先于理论,而理论则需要尽快赶超。

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,金融危机后,国际货币和金融环境的变化,加强了汇率的金融渠道,而传统的贸易渠道日渐式微。后危机时代,过剩的流动性和持续的低利率,使“追逐收益率”符咒越发强化,资本大规模进出新兴市场,使其汇率波动性加剧。危机后,包括2013年“缩减恐慌”、2015年“汇率闯关”、2018年美联储加息和2020年新冠疫情在内的一系列事件,都体现了大规模资本外逃和汇率崩盘对新兴市场的冲击。

汇率波动增加了短期内在通胀和产出之间取舍的难度。当本币汇率下跌,央行可能面临通胀上升和实体经济疲弱的两难境地,这将使货币政策的执行和沟通复杂化。汇率波动还增加了跨期权衡问题。汇率升值可以在短期内抑制通胀,但可能助长金融失衡的累积,增加未来大规模资本外流和汇率贬值的风险,从而为中期价格稳定带来风险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国际清算银行呼吁为外汇干预“正名”,因为传统的通胀目标制+浮动汇率已经无法起到缓冲和调节作用。相反,利率政策、外汇干预政策和有针对性的措施(如宏观审慎政策)应被视为新的政策三角。在此基础上,新兴市场央行还需要进一步开发自己的工具箱,以应对汇率和资本流动波动带来的挑战。

请付费会员登录后阅读完整内容
藏经阁
登录后添加评论...